中美贸易战正式放风!4月25号,今日凌晨的三大消息冲击袭来!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5-22 07:28 点击次数:52
2025年4月25日凌晨,全球资本市场被三则重磅消息震动:美国单方面宣布对华关税税率突破“史诗级”145%,中国商务部同步启动对美稀土出口全面管制,而欧盟与东盟则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建立“去美元化”贸易结算体系。这场始于七年前的贸易博弈,在经历数轮试探与交锋后,终于撕下最后一丝温情的面纱,将全球经济推向“阵营化对抗”的新深渊。
一、“关税绞杀”下的极限博弈
4月23日凌晨,华盛顿传出的消息让纽约期货市场瞬间跳水——白宫宣布即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45%的“叠加关税”,覆盖半导体、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等十大战略产业。这一税率不仅远超2018年25%的峰值,更意味着价值50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通道被实质性切断。美方文件显示,关税清单甚至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车载电池,以及苹果郑州代工厂组装的iPhone 17 Pro零部件。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暴跌14%,苹果市值蒸发超800亿美元。
然而这场“绞杀”早有预兆。4月8日,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释放烟雾弹,称“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导致离岸人民币单日升值0.8%。但仅隔48小时,美方突然将税率从34%飙升至84%,并新增50%附加税,精准打击中国“新三样”——电动车、锂电池与光伏组件。美国彼得森研究所数据显示,此举使中国输美商品平均关税达19.3%,是德国汽车对美关税的3.2倍。
中方的反制同样凌厉。4月1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美国大豆、丙烷等商品关税提升至125%,并在WTO连续发起三项诉讼,指控美方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核心条款。更具杀伤力的是,4月22日中国海关总署悄然更新出口管制目录,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的出口实施“许可证+配额”双控。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随即预警,其六代机F-47项目因缺乏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已陷入停滞。
二、产业链的“生死时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跨国企业的生产线正以小时为单位重构。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正将最后一批电动大巴底盘装上开往泰国的滚装船。这家中国新能源巨头在三个月前启动“南向计划”,将美国订单全部转移至泰国罗勇府的新基地。而在德国慕尼黑,宁德时代的工程师通宵调试设备——其匈牙利工厂的电池模组产能已提升至每周10万套,专供宝马iX5生产线。
供应链的断裂正在引发连锁反应。美国俄亥俄州,福特汽车的两家电动皮卡工厂因中国电池断供宣布无限期停产,8000名工人被迫休假。沃尔玛财报显示,由于中国商品进口成本激增130%,其第二季度亏损达23亿美元,不得不将儿童自行车售价从89美元上调至207美元。更戏剧性的是,墨西哥坎昆港突然涌现大量“神秘货轮”——这些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船只满载中国制造的扫地机器人与蓝牙耳机,却在报关单上标注“越南组装”,通过15%的“洗产地”溢价规避美国关税。
三、全球秩序的“规则裂变”
当关税大棒挥向经济领域时,国际政治格局也在发生微妙位移。欧盟27国财长在布鲁塞尔达成历史性协议:未来三年内将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1%提升至6%,并允许成员国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华光刻机采购。与此同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突然修改合同条款,要求中国买家在原油交易中至少使用部分人民币结算。
这场贸易战的硝烟远未散去。中国商务部官网悄然更新一则公告: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丙烷、聚乙烯等化工品加征30%报复性关税,同时向WTO提交第四份磋商请求,指控美方补贴波音公司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而在太平洋彼岸,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对越南、墨西哥启动“二级制裁”。全球经济的命运,正悬于两大经济体博弈的毫厘之间。
Powered by 电子app下载官方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